database

oracleORACLE_SID使用上的意义

oracleORACLE_SID使用上的意义

一、使用数据库本机连接数据库时标识数据库实例

    也就是说,当使用sqlplus连接数据库的时候,ORACLE_SID是什么,就连到那个数据库实例。跟@的实例没有关系

二、ORACLE_SID用于数据库与操作系统交互

三、oracle_name与ORACLE_SID一一对应(instance_name是数据库参数)

参考:

http://wenku.baidu.com/link?url=7UR0ATcqpyftH-v4NGWKo_M1hPEkq12_GOvmCH8Vo8kjnKQgXfck4GBWzbkj8HNLYREHj2dqFup5yWuCDTZM3BfIENyW1jNVJJpkmv7Un_W

http://blog.csdn.net/studyvcmfc/article/details/5321073

oracle tns listener配置(附TNS介绍)

一、tnsnames.ora

用途:(用于客户端)告诉oracle client应该从哪连、连到哪。

 

 

二、listener.ora

用途:(用户server端)告诉oracle数据库server都需要监听哪些实例。

 

 

 

三、Oracle TNS简述

 

什么是TNS?

TNS是Oracle Net的一部分,专门用来管理和配置Oracle数据库和客户端连接的一个工具,在大多数情况下客户端和数据库要通讯,必须配置TNS,当然在少数情况下,不用配置TNS也可以连接Oracle数据库,比如通过JDBC.如果通过TNS连接Oracle,那么客户端必须安装Oracle client程序.

 

TNS有那些配置文件?

TNS的配置文件包括服务器(安装Oracle数据库的机器)端和客户端两部分.服务器有listener.ora,sqlnet.ora,tnsnames.ora,如果通过OCM(Oracle Connection Manage)和域名服务管理客户端连接,服务器端可能还包括cman.ora等文件;客户端有tnsnames.ora,sqlnet.ora.  listener.ora:监听器配置文件,成功启动后是驻留在服务器端的一个服务.什么是监听器?监听器是用来侦听客户端的连接请求以及建立客户端和服务器端连接通道的一个服务程序.默认情况下Oracle在1521端口上侦听数据库连接请求.

sqlnet.ora:用来管理和约束或限制tns连接的配置,通过在该文件中设置一些参数,可以管理TNS连接.根据参数作用的不同,需要分别在服务器和客户端配置.

tnsnames.ora:配置客户端到服务器端的连接服务,包括客户端要连接到的服务器和数据库的配置信息.

 

Oracle所有的TNS配置文件都存放在

unix/linux: $ORACLE_HOME/network/admin  windows: %ORACLE_HOME%networkadmin

TNS有那些配置工具?

我们可以手动配置,也可以通过Oracle Net Configuretion Assitant配置.

 

OracleTNS配置流程

首先在Oracle server端安装完成之后,因该先着手配置LISTENER,listenerr是进行Oracle通讯的首要组件,紧接着在客户端安装Oracle client,同时配置tnsnames.ora文件.

LISTENER(监听器)配置

首先监听器包括两个部分:Oracle要监听的地址、端口、通讯协议;Oracle要监听的数据库实例.非RAC环境下,LISTENER只能监听本服务器的地址和实例,RAC环境下,LISTENER还可以监听远程服务器.每个数据库最少要配置一个监听器

LISTENER=

(DESCRIPTION=

(ADDRESS_LIST=

(ADDRESS=(PROTOCOL=tcp)(HOST=sales-server)(PORT=1521))     (ADDRESS=(PROTOCOL=ipc)(KEY=extproc))   )  )

 

SID_LIST_LISTENER=

(SID_LIST=     (SID_DESC=

(SID_NAME=plsextproc)

(ORACLE_HOME=/oracle10g)       (PROGRAM=extproc)      )

(SID_DESC=

(SID_NAME=mayp)

(ORACLE_HOME=/oracle10g)     )

)listener部分配置了Oracle要监听的地址信息;SID_LIST_LISTENER部分配置了Oracle需要监听的实例.

HOST参数即可以是hostname,也可以是ip地址.在一个多IP的服务器上可以配置listener同时监听多个地址.比如下面的配置:

LISTENER=

(DESCRIPTION=

(ADDRESS_LIST=

(ADDRESS=(PROTOCOL=tcp)(HOST=192.168.0.10)(PORT=1521))       (ADDRESS=(PROTOCOL=tcp)(HOST=192.168.2.1) (PORT=1521))    )

)或者可以配置多个监听器,分别监听不同的IP地址.

 

oracle创建实例建库建表扩展表空间

oracle创建实例建库建表扩展表空间

版本:oracle 11g

一、创建实例(详细参考:http://jingyan.baidu.com/article/20095761798412cb0721b4ff.html

打开dbca(db configuration assistance)有两种方法:

直接敲dbca(正常安装+配好环境变量)╮(╯▽╰)╭

【本文创建orcllearn实例】

二、查看监听状态

lsnrctl status

有orcllearn则实例已正常监听,可以下一步。

三、切换实例名到orcllearn

四、创建/删除/扩展表空间

可参考(包含多种建表空间的方式):http://database.51cto.com/art/200910/158936.htm

五、创建用户

六、创建表

 

 

oracle创建用户和表空间

oracle创建用户和表空间

原文:http://blog.csdn.net/starnight_cbj/article/details/6792364

 

原文格式比较好看,以防万一,留个底。

一、Oracle建立表空间和用户

建立表空间和用户的步骤:

建立用户:

授权:

二、表空间

建立表空间(一般建N个存数据的表空间和一个索引空间):

例子:创建表空间

删除表空间

三、用户权限

授予用户使用表空间的权限:

四、完整例子:

1.表空间

索引表空间

2.建用户

3.赋权

4.直接用(创建用户)

 

 

 

 

–导入导出命令

ip导出方式: exp demo/demo@127.0.0.1:1521/orcl file=f:/f.dmp full=y

exp demo/demo@orcl file=f:/f.dmp full=y

imp demo/demo@orcl file=f:/f.dmp full=y ignore=y

 

 

 

oracle查看所有用户

oracle查看所有用户

原文:http://jiqinlin.iteye.com/blog/758469

1.查看所有用户:
select * from dba_users;   
select * from all_users;   
select * from user_users;

2.查看用户或角色系统权限(直接赋值给用户或角色的系统权限):
select * from dba_sys_privs;   
select * from user_sys_privs; (查看当前用户所拥有的权限)

3.查看角色(只能查看登陆用户拥有的角色)所包含的权限
sql>select * from role_sys_privs;

4.查看用户对象权限:
select * from dba_tab_privs;   
select * from all_tab_privs;   
select * from user_tab_privs;

5.查看所有角色:
select * from dba_roles;

6.查看用户或角色所拥有的角色:
select * from dba_role_privs;   
select * from user_role_privs;

7.查看哪些用户有sysdba或sysoper系统权限(查询时需要相应权限)
select * from V$PWFILE_USERS

8.SqlPlus中查看一个用户所拥有权限
SQL>select * from dba_sys_privs where grantee=’username’;
其中的username即用户名要大写才行。
比如:
SQL>select * from dba_sys_privs where grantee=’TOM’;

9、Oracle删除指定用户所有表的方法
select ‘Drop table ‘||table_name||’;’ from all_tables
where owner=’要删除的用户名(注意要大写)’;

10、删除用户
drop user user_name cascade;
如:drop user SMCHANNEL CASCADE

11、获取当前用户下所有的表:select table_name from user_tables;

12、删除某用户下所有的表数据: select ‘truncate table  ‘ || table_name from user_tables;

13、禁止外键
ORACLE数据库中的外键约束名都在表user_constraints中可以查到。其中constraint_type=’R’表示是外键约束。
启用外键约束的命令为:alter table table_name enable constraint constraint_name 
禁用外键约束的命令为:alter table table_name disable constraint constraint_name
然后再用SQL查出数据库中所以外键的约束名:
select ‘alter table ‘||table_name||’ enable constraint ‘||constraint_name||’;’ from user_constraints where constraint_type=’R’
select ‘alter table ‘||table_name||’ disable constraint ‘||constraint_name||’;’ from user_constraints where constraint_type=’R’

14、ORACLE禁用/启用外键和触发器
–启用脚本
SET SERVEROUTPUT ON SIZE 1000000
BEGIN
for c in (select ‘ALTER TABLE ‘||TABLE_NAME||’ ENABLE CONSTRAINT ‘||constraint_name||’ ‘ as v_sql from user_constraints where CONSTRAINT_TYPE=’R’) loop
DBMS_OUTPUT.PUT_LINE(C.V_SQL);
begin
 EXECUTE IMMEDIATE c.v_sql;
 exception when others then
 dbms_output.put_line(sqlerrm);
 end;
end loop; 
for c in (select ‘ALTER TABLE ‘||TNAME||’ ENABLE ALL TRIGGERS ‘ AS v_sql from tab where tabtype=’TABLE’) loop
 dbms_output.put_line(c.v_sql);
 begin
 execute immediate c.v_sql;
exception when others then
 dbms_output.put_line(sqlerrm);
 end;
end loop;
end;

commit;

–禁用脚本
SET SERVEROUTPUT ON SIZE 1000000
BEGIN
for c in (select ‘ALTER TABLE ‘||TABLE_NAME||’ DISABLE CONSTRAINT ‘||constraint_name||’ ‘ as v_sql from user_constraints where CONSTRAINT_TYPE=’R’) loop
DBMS_OUTPUT.PUT_LINE(C.V_SQL);
begin
 EXECUTE IMMEDIATE c.v_sql;
 exception when others then
 dbms_output.put_line(sqlerrm);
 end;
end loop; 
for c in (select ‘ALTER TABLE ‘||TNAME||’ DISABLE ALL TRIGGERS ‘ AS v_sql from tab where tabtype=’TABLE’) loop
 dbms_output.put_line(c.v_sql);
 begin
 execute immediate c.v_sql;
exception when others then
 dbms_output.put_line(sqlerrm);
 end;
end loop;
end;
/
commit;

Oracle的REDO和UNDO

Oracle的REDO和UNDO

原文:http://meng702.iteye.com/blog/1008638

在这里会介绍UNDO,REDO是如何产生的,对TRANSACTIONS的影响,以及他们之间如何协同工作的。 

什么是REDO 
REDO记录transaction logs,分为online和archived。以恢复为目的。 比如,机器停电,那么在重起之后需要online redo logs去恢复系统到失败点。 比如,磁盘坏了,需要用archived redo logs和online redo logs区恢复数据。 比如,truncate一个表或其他的操作,想恢复到之前的状态,同样也需要。 

什么是UNDO 
REDO是为了重新实现你的操作,而UNDO相反,是为了撤销你做的操作,比如你得一个TRANSACTION执行失败了或你自己后悔了,则需要用ROLLBACK命令回退到操作之前。回滚是在逻辑层面实现而不是物理层面,因为在一个多用户系统中,数据结构,blocks等都在时时变化,比如我们INSERT一个数据,表的空间不够,扩展了一个新的EXTENT,我们的数据保存在这新的EXTENT里,其它用户随后也在这EXTENT里插入了数据,而此时我想ROLLBACK,那么显然物理上讲这EXTENT撤销是不可能的,因为这么做会影响其他用户的操作。所以,ROLLBACK是逻辑上回滚,比如对INSERT来说,那么ROLLBACK就是DELETE了。 

COMMIT 以前,常想当然地认为,一个大的TRANSACTION(比如大批量地INSERT数据)的COMMIT会花费时间比短的TRANSACTION长。而事实上是没有什么区别的, 
因为ORACLE在COMMIT之前已经把该写的东西写到DISK中了, 
我们COMMIT只是 
1,产生一个SCN给我们TRANSACTION,SCN简单理解就是给TRANSACTION排队,以便恢复和保持一致性。 
2,REDO写REDO到DISK中(LGWR,这就是log file sync),记录SCN在ONLINE REDO LOG,当这一步发生时,我们可以说事实上已经提交了,这个TRANSACTION已经结束(在V$TRANSACTION里消失了) 
3,SESSION所拥有的LOCK(V$LOCK)被释放。 
4,Block Cleanout(这个问题是产生ORA-01555: snapshot too old的根本原因) ROLLBACK ROLLBACK和COMMIT正好相反,ROLLBACK的时间和TRANSACTION的大小有直接关系。因为ROLLBACK必须物理上恢复数据。COMMIT之所以快,是因为ORACLE在COMMIT之前已经作了很多工作(产生UNDO,修改BLOCK,REDO,LATCH分配), 

ROLLBACK慢也是基于相同的原因。 
ROLLBACK会 
1,恢复数据,DELETE的就重新INSERT,INSERT的就重新DELETE,UPDATE的就再UPDATE。 
2,RELEASE LOCK ROLLBACK要比COMMIT消耗更多资源,因为ORACLE认为你一旦做数据更新,那么就意味着你要COMMIT(其他数据库不全是这种设计理念,比如DB2),所以在你更新数据的时候就做了大量的工作,这也可以理解为什么不建议用TABLE来做TEMPORARY TABLE。(TEMP TABLE消耗的REDO比固定表在INSERT时要少很多 ,UPDATE时差不多是1/2, 
但是DELETE却相差无几) REDO 产生REDO 越多,你的系统越慢,不但影响你自己的SESSION,还影响其他SESSION,LGWR管理REDO,并且是TRANSACTION的结束标志。 

首先要知道怎么监控REDO,当然,SET AUTOTRACE ON可以,不过只能监控DML语句,而像PROCEDURE则无法监视。那么我们就需要观察字典了,V$MYSTAT, V$STATNAME, 

前面有两个脚本,mystat,mystat2

Sql代码

  1. SQL> @mystat “redo size”   

  2.   

  3. NAME VALUE   

  4. redo size 1016784   

  5.   

  6. SQL> insert into t select * from big_table; 已创建46990行。   

  7.   

  8. SQL> @mystat2   

  9. NAME VALUE DIFF   

  10. redo size 6604308 5,587,524   

  11. 看到产生了5,587,524的REDO,再对比下用NOLOG插入   

  12.   

  13. SQL> @mystat “redo size”   

  14. NAME VALUE   

  15. redo size 6604308   

  16.   

  17. SQL> insert /*+ APPEND */ into t select * from big_table;   

  18. 已创建46990行。   

  19.   

  20. SQL> @mystat2   

  21. NAME VALUE DIFF   

  22. redo size 6616220 11,912   

 

看到APPEND插入用了11,912字节的REDO,比一般性插入要少很多。或者用这个PROCEDURE也可以观察SQL消耗的REDO.

Java代码  

  • SQL>create or replace procedure do_sql( p_sql in varchar2 )   

  •  as   

  •  l_start_redo number;   

  •  l_redo number;   

  •  begin   

  •  select v$mystat.value   

  •  into l_start_redo   

  •  from v$mystat, v$statname   

  •  where v$mystat.statistic# = v$statname.statistic#   

  •  and v$statname.name = ‘redo size’;   

  •    

  •  execute immediate p_sql;   

  •  commit;   

  •    

  •  select v$mystat.value-l_start_redo   

  •  into l_redo   

  •  from v$mystat, v$statname   

  •  where v$mystat.statistic# = v$statname.statistic#   

  •  and v$statname.name = ‘redo size’;   

  •    

  •  dbms_output.put_line   

  •  ( to_char(l_redo,‘9,999,999’) ||‘ bytes of redo generated for “‘ ||   

  •  substr( replace( p_sql, chr(10), ‘ ‘), 125 ) || ‘”…’ );   

  •  end;   

  •  

     用法就不多说了。 减少REDO 既然REDO这么消耗资源,那我们能屏蔽REDO吗?显然不能,那我们能减少REDO吗?这是可以的(注意,9.2以后,可以用FORCE LOGGING开关来控制是否强制REDO,如果YES,则不管NOLOGGING还是APPEND都是不起任何作用的,可以SELECT FORCE_LOGGING FROM V$DATABASE查看是否FORCE。另外需要明白,没有一个办法能彻底不记录REDO,只能是减少REDO。因为不管如何,数据字典总是要产生一些REDO的。 create table nologging as select xxx新建的表没有原来表的索引和默认值,只有非空(not null)的约束素条件可以继承过来. INSERT /*+ APPEND */ INTO target_tablename SELECT 如果运行此命令时还有对target_tablename的DML操作会排队在它后面,对OLTP系统在用的表操作是不合适的。快速插入数据可以指定append提示,但是需要注意 noarchivelog模式下,默认用了append就是nologging模式的。 在archivelog下,需要把表设置程Nologging模式。可以通过如下语句设置为NO FORCE LOGGING。 Alter database no force logging; 这两种方法转移数据时没有用SGA里数据缓冲区和事物处理的回滚段, 也不写联机事物日志,就象数据库装载工具SQLLOAD一样直接把数据写到物理文件。 REDO的问题 

    有时,会在ALERT中发现 
    Thread 1 cannot allocate new log, sequence 1466 Checkpoint not complete Current log# 3 seq# 1465 mem# 0: /home/ora10g/oradata/ora10g/redo03.log 
    这问题出现在系统尝试reuse online redo log file但是却没有可用的。可能是由于DBWR没有完成(Checkpoint not complete)或ARCH没有完成。 
    1,DBWR,用多DBWR process,合理分布数据, 
    2,增加REDO LOG FILE 
    3,扩大REDO的大小 
    4,让CHECKPOINT发生更频繁,可以减少block buffer cache,FAST_START_MTTR_TARGET, LOG_CHECKPOINT_INTERVAL,LOG_CHECKPOINT_TIMEOUT。 

     

    转载:http://blog.csdn.net/hdhai9451/archive/2009/02/27/3942051.aspx

    二REDO和UNDO的区别

    写的次序:

    redo–> undo–>datafile insert一条记录时, 表跟undo的信息都会放进 redo 中, 在commit 或之前, redo 的信息会放进硬盘上. 故障时, redo 便可恢复那些已经commit 了的数据. redo->每次操作都先记录到redo日志中,当出现实例故障(像断电),导致数据未能更新到数据文件,则数据库重启时须redo,重新把数据更新到数据文件 undo->记录更改前的一份copy,但你系统rollback时,把这份copy重新覆盖到原来的数据 redo->记录所有操作,用于恢复(redo records all the database transaction used for recovery) undo->记录所有的前印象,用于回滚(undo is used to store uncommited data infor used for rollback) redo->已递交的事务,实例恢复时要写到数据文件去的 undo->未递交的事务. redo的原因是:每次commit时,将数据的修改立即写到online redo中,但是并不一定同时将该数据的修改写到数据文件中。因为该数据已经提交,但是只存在联机日志文件中,所以在恢复时需要将数据从联机日志文件中找出来,重新应用一下,使已经更改数据在数据文件中也改过来!

    undo的原因是:在oracle正常运行时,为了提高效率,加入用户还没有commit,但是空闲内存不多时,会由DBWR进程将脏块写入到数据文件中,以便腾出宝贵的内存供其它进程使用。这就是需要UNDO的原因。因为还没有发出commit语句,但是oracle的dbwr进程已经将没有提交的数据写到数据文件中去了。 undo 也是也是datafile, 可能dirty buffer 没有写回到磁盘里面去。只有先redo apply 成功了,才能保证undo datafile 里面的东西都是正确的,然后才能rollback 做undo的目的是使系统恢复到系统崩溃前(关机前)的状态,再进行redo是保证系统的一致性. 不做undo,系统就不会知道之前的状态,redo就无从谈起 所以instance crash recovery 的时候总是先rollforward, 再rollback undo 回退段中的数据是以“回退条目”方式存储。回退条目=块信息(在事务中发生改动的块的编号)+在事务提交前存储在块中的数据 在每一个回退段中oracle都为其维护一张“事务表” 在事务表中记录着与该回退段中所有回退条目相关的事务编号(事务SCN&回退条目) redo 重做记录由一组“变更向量”组成。每个变更变量中记录了事务对数据库中某个块所做的修改。

    当用户提交一条commit语句时,LGWR进程会立刻将一条提交记录写入到重做日志文件中,然后再开始写入与该事务相关的重做信息。 #事务提交成功后,Oracle将为该事备生成一个系统变更码(SCN)。事务的SCN将同时记录在它的提交记录和重做记录中。

    commit 提交事务前完成的工作:

    ·在SGA区的回退缓存中生成该事务的回退条目。在回退条目中保存有该事务所修改的数据的原始版本。

    ·在SGA区的重做日志缓存中生成该事务的重做记录。重做记录中记载了该事务对数据块所进行的修改,并且还记载了对回退段中的数据块所进行的修改。缓存中的重做记录有可能在事务提交之前就写入硬盘中。

    ·在SGA区的数据库缓丰中记录了事务对数据库所进行的修改。这些修改也有可能在事务提交之前就写入硬盘中。

    提交事务时完成的工作:

    ·在为该事务指定的回退段中的内部事务表内记录下这个事务已经被提交,并且生成一个惟一的SCN记录在内部事务表中,用于惟一标识这个事务。

    ·LGWR后进进程将SGA区重做日志缓存中的重做记录写入联机重做日志文件。在写入重做日志的同时还将写入该事务的SCN。

    ·Oracle服务进程释放事务所使用的所有记录锁与表锁。

    ·Oracle通知用户事务提交完成。

    ·Oracle将该事务标记为已完成。

     rollback 回退事务完成的工作:

    ·Oracle通过使用回退段中的回退条目,撤销事务中所有SQL语句对数据库所做的修改。

    ·Oracle服务进程释放事务所使用的所有锁

    ·Oracle通知事务回退成功。

    ·Oracle将该事务标记为已完成

    举个例子: insert into a(id) values(1);(redo) 这条记录是需要回滚的。回滚的语句是delete from a where id = 1;(undo) 试想想看。如果没有做insert into a(id) values(1);(redo) 那么delete from a where id = 1;(undo)这句话就没有意义了。 现在看下正确的恢复: 先insert into a(id) values(1);(redo) 然后delete from a where id = 1;(undo) 系统就回到了原先的状态,没有这条记录了。

    学习oracle数据库引航三——数据库对象

    学习oracle数据库引航三——数据库对象

    一、表-段

    表分区:便于进行删除操作等。

    可以直接删除分区表(迅速)。

    使用while等条件时效率高。

    二、索引

    提高查询速度

    影响DML(更新、插入、删除)效率

    更新表内容同时也要更新索引的内容。

    三、数据库链 database link

    两台数据之间

    基于分布式事务的机制。

    四、表空间

    可以有多个数据文件

    学习oracle数据库引航二——后台进程

    学习oracle数据库引航二——后台进程

    from 谭怀远——数据库领航

    后台进程

    一、system monitor(SMON)

    (非正常关闭后的)实例恢复

    二、process monitor(PMON)

    回滚事务

    释放锁及其它资源

    重启死掉的调度器.(在共享服务器中用)。分配用户连到哪个服务器上。

    在监听器中注册服务信息

    三、DBWn和LGWR

    DBWRn下写入磁盘文件

    四、check point(CKPT)

    喊DBWn写脏数据

    完后会更新DATAFILE的HEADER和控制文件的HEADER。而HEADER中有同步所需要的信息,即CHECKPOINT的信息。

    保证 所有文件同周期地同步

    服务器进程

    响应用户请求

    学习oracle数据库引航笔记一

    学习oracle数据库引航笔记一

    看 谭怀远 – 数据库引航 被肆业击中内心o(╯□╰)o

    一、环境变量

    ORACLE_HOME——数据库基目录:oracle的产品目录。可以安装oracle其他产品过来。

    ORACLE_BASE——数据库软件目录。

    ORACLE_SID——

    二、dual表

    系统字典

    1.可以用来构造sql

    2.系统时间

    3.当前用户

    4.对优化器有影响

    三、sql语言种类

    DML —data manipulation language

    – SELECT

    – INSERT

    – UPDATE

    – DELETE

    DDL—data definition language

    – Create…

    – Drop…

    – Truncate…回收表空间(表结构也清了)

    – Alter… .

    DCL—data control language权限控制

    – Grant

    – revoke

    四、oracle四类文件

    参数文件、控制文件、日志文件、数据文件四类。

    1.参数文件含义及作用

    【作用】

    控制数据库实例行为的文件。(实例 = 进程 + 内存)

    a.sga——内存区

    数据块、sql语句的解析、各种redo日志

    b.pga——一个会话占用的内存

    sga + pga = oracle 内存开销

    【控制作用】

    设定数据库的限制

    设定用户或者进程的限制

    设定数据库资源的限制

    调整系统的性能

    【查看参数值】

    a.使用show

    b.系统视图

    2.控制文件

    【作用】

    数据库启动时的文件验证。

    数据库恢复时需要的信息。

    3.日志文件

    4.数据文件

    五、oracle数据库架构

    SGA:system global area。公共内存区。

    PGA:private global area。实例内存部分。